保障粮食安全 护航国民餐桌 以法治为盾
来源:网络 热度:218℃ 2024/10/17 14:15:27

10月16日,202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为“强法治保供给护粮安”。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全面贯彻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稳定粮价 保障农民收益
推动粮价在合理区间运行,夏粮小麦收购刚结束,新季玉米又上市了。河北省柏乡县龙华镇白楼村种粮大户王志伟正忙着种植冬小麦。他今年种了1200亩地,小麦和玉米轮作,小麦销售价格每斤1.25元,玉米价格每斤大约在1.05元,价格相比去年略低。国家通过政策收储稳定市场预期,加上化肥、农药等农资补贴,农民种粮收益得到基本保障。
今年夏粮丰收、早稻丰产,秋粮有望再获丰收。抓好粮食收购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不仅关系种粮农民切身利益,还关系粮食市场能否平稳运行以及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能否稳定安全供给。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统筹抓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持续激发市场购销活力,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以丰产增收、售粮变现的稳定性,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6683万吨,同比增加572万吨;早籼稻773万吨,同比增加74万吨。小麦收购价格保持在每斤1.22元至1.25元,早籼稻保持在1.34元至1.38元,均高于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没有启动托市收购。
秋粮收购 确保平稳供给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大头,产量常年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旺季收购量2亿吨左右,较上年稳中有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增强市场购销活力,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给农民顺畅售粮创造有利的市场条件,为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充分发挥粮食储备吞吐调节作用,持续做好粮食保供稳价,防止出现谷贱伤农米贵伤民,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和人民群众生活。
全链条发展 促增产增收
粮食产业存在链条短、附加值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优质优价的产业发展空间,进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2017年以来,我国先后组织实施两轮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形成区域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局面,推动形成了优质优价粮食流通体系。
优质粮食工程在带动农民增收、增加优质粮食供给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各地重点推进优质粮源基地建设,累计建设优质粮食示范种植基地273个,引导农民种好粮、卖好价。例如,山东省优质粮食种植面积超1400万亩,新增优质粮食1000多万吨,年助农增收超30亿元。各地还大力促进经营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涌现出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齐鲁粮油湖州大米舒兰大米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2023年,全国粮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6万亿元。
吉林省梅河口市曙光镇西太平村水稻合作社负责人姜连武是吉林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受益者。今年他种了1200亩水稻,其中400亩有机水稻实行产供储加销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打造自有品牌,每斤大米10元钱,实现了优质优价。与普通稻相比,有机稻价格优势明显。我计划明年全部种植有机稻谷,并且带动全村一起发展有机稻产业。姜连武说。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推动农民增收
完善企农共赢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各地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过程中,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以粮食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我们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签订了16.4万笔订单,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小麦,预计直接收购8万吨小麦。
确保粮食安全,守护中国饭碗,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重要指示,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头等大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定不移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全面贯彻粮食安全保障法,着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每一粒粮食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能吃饱吃好。
特别声明:本站属个体站点,非官方网站。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并请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