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玩家大模型最强战队预测 谁将获胜
来源:网络 热度:281℃ 2024/10/28 23:57:11
在技术飞速更新迭代的大模型领域,人才密度往往是公司模型、产品能否跟上脚步、进而领先竞争对手的关键因素。
人才,大模型竞争的关键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表示,投资AI早期项目时,考察重点在于团队,在(创业)方向基本一致时,投资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团队因素。
脉脉人才智库的数据显示,随着ChatGPT声名大噪,2023年3月,大模型岗位招聘指数(该数据越大,说明招聘岗位量越大)达到2023年以来的峰值,为87.15。
月之暗面发力语音交互,谭旭加盟
作为新晋明星独角兽,月之暗面在人才争夺中也动作频频。10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首席研究经理谭旭已正式加入月之暗面,将为其智能助手Kimi打造更自然、更流畅的语音交互体验。
谭旭的研究领域为深度学习、语言/语音/音乐处理以及AI内容生成。他开发的机器翻译系统在中英翻译上达到人类水平。他的研究成果也在微软重要产品中得以应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Kimi现已开启语音通话功能的灰度测试。该功能提供英语陪练和模拟面试两个专门的对话场景。
人才流动,行业常态
在大模型业内,头部科技公司、互联网大厂和明星独角兽之间的人才流动屡见不鲜。例如,AI六小龙之一的MiniMa CEO永研曾任华为技术砖家、大数据与智能算法域高级架构师;贝壳找房首席科学家梁志祥曾任阿里巴巴达摩院技术委员会主席。
端到端训练,提升语音交互体验
在今年5月的OpenAI春季发布会上,GPT-4o展示了其更流畅、自然和智能的语音交互功能。这背后是GPT-4o通过端到端训练了一个全新的模型,能够同时处理文本、视觉和音频输入输出。
大模型人才争夺仍在进行。对于那些希望在该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公司来说,集结一支最强战队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本站属个体站点,非官方网站。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并请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