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第一 赓续文脉
在乌什县城西40公里的戈壁上,矗立着我国现存万里长城最西端的烽火台——别迭里烽燧。这座烽燧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也承载着丝路的文化脉络。
近年来,新疆始终坚持保护文物第一的原则。交河故城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不断加大了保护力度,投入巨资进行维修加固。
新疆还大力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摸清文物家底,并实施西域都护府遗址群、北庭故城等重点遗址的保护加固和展示利用项目。
科技赋能 文物激活

除了保护,新疆也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采用5D沉浸式体验区,将庄严肃穆的寺院和精美的壁画重现在世人面前。
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和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则利用全息投影、VR展示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多角度体验遗址全貌及出土文物。
尉犁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也创新展示方式,通过沉浸式数字体验区和VR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城文化和历史遗迹。
传承与展望
在保护和活化的基础上,新疆积极传承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域都护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域都护府博物馆)的建设,将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
新疆的文物保护和活化工作,不仅传承了中华文明,也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文化互鉴和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