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粮方稳 AI 藏粮于技 助力农业
来源:网络 热度:139℃ 2024/10/18 19:32:07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藏粮于技正成为现实。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大美中国的农业新丰景,正徐徐展开。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过去,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经验,投入高、效率低,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 机械化生产:大马力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 智能化管理: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使农民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精准施肥、灌溉,优化生产管理。
- 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等生物技术,培育出了高产、抗病、抗逆的作物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
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吃饱,更追求吃好、吃健康。大食物观应运而生,强调粮食安全、营养健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 多元化饮食:不再局限于主食,而是注重膳食均衡,增加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在饮食中的比重。
- 安全保障:严把食品安全关,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的全链条,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 绿色发展:倡导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藏粮于技正成为现实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藏粮于技已成为现实。
- 稳定增产: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自给率超过95%,基本实现谷物基本自给。
- 质量提升:粮食质量稳步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不断增加,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粮食的需求。
- 储备充足: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保障了粮食供给的安全和稳定。

藏粮于技,是中国粮食安全之路的必然选择。通过持续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必将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策划制作:栾小琳
文案设计:任振国杨?
央广网贵州频道出品
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站属个体站点,非官方网站。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并请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